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為不同語言背景者調整施測程序

對於所有受測者而言,只要是以語文表述的測驗就有一部分是在測量他們的語言能力。當受測者的母語不是測驗所用語言時,這就成了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若測驗是在受測者的語言能力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施測,可能會在測驗過程中引入與構念無關的因素。因此測驗結果可能無法準確地反映出受測者的真正能力。
另外,語言差異幾乎總是和隨之相連的文化差異相關聯。當受測者的母語不是測驗所用語言時,在使用測驗的結果時就需要將文化差異也考慮進去。
對於雙語受測者進行測驗也有特殊的挑戰。一個懂得兩種語言的受測者可能使用哪種語言都考不好。舉例來說,由雙親都是華人,但在國外出生長大的孩子可能懂得華語,但表達上最好的還是英語。還有,有些雙語人士在多數社交場合裡會使用母語,但在學業上和工作上則經常使用英語。再舉一例,口語英語和書面英語常常不一樣,英語為非母語的人在口語交談中可能給人很流利的印象,但在需要使用書面英語的測驗中,表達能力可能就不行。因此,瞭解一個人的雙語類型和程度對於合理使用測驗也是很重要的。
實施測驗的人首先應了解受測者比較精熟的語言(亦即受測者喜歡用的或經常使用的語言);在決定了優勢語言後,應了解他在優勢語言的精熟程度;如果多種語言的優勢程度差不多的話,應建立兩種或所有語言的精熟程度的比較。然後,如有現成測驗的話,測驗應以受測者最熟練的語言來進行(除非測驗的目的是決定受測者對測驗語言的精熟程度)。我國的跨國婚姻、新移民逐年增加;大學追求國際化,錄取大量外籍學生;使得在測驗時遇到不同語言背景的受測者的機會也隨之增加,因此測驗工作者有需要了解這方面的議題,才能適當地調整施測措施,以維護測驗結果的有效性。

1. 改用配合受測者母語的翻譯版或修訂版

為配合受測者母語而使用該測驗的翻譯版或修訂版,是看似簡單但實務上卻很艱難的一件事。(1)我們不應簡單假設翻譯版和原版之間在內容、難度、信度和效度方面會完全等同。(2)不能假設受測者對兩種文化認同方面的經歷可以在兩個版本之間相互比較。(3)有許多字彙在不同的語言中使用頻率和難度也不同,因此,在兩種語言裡看起來意思相近的字可能在用法上截然不同,以至於影響到翻譯版測驗的原定用途。
另外,翻譯版的測驗內容可能和原版的並非等同。例如,甲語言的閱讀能力測驗翻譯成乙語言的閱讀能力測驗後,可能含有和原版意義不完全相同的內容,或是對只能讀乙語言的人有非常陌生或被冒犯的感覺。
在多數情形下,在編製翻譯版時,仍應循測驗編製和效度驗證過程的方式循序漸進,以保証兩種版本都測驗相似的構念。當測驗同時以兩種或多種語言製作時,一般最好是能用每種語言各出部分的試題。

2. 施測過程使用翻譯人員

當沒有適當的測驗翻譯版或功能相匹配的非語文測驗時,理想的作法是,應當由一個經過專業訓練的雙語施測人員來施測在測驗語言上能力有限的人。雙語施測人員對於受測者語言的熟練程度應該達到相當的水準,才能使測驗正確、流暢地進行。當沒有雙語施測人員時,一個解決辦法是在測驗過程中用翻譯人員,以受測者的母語進行測驗。
在教育和心理測驗中,翻譯者可能得在施測之前熟悉測驗內容和施測過程的全部細節。同時在必要時應給翻譯者時間去翻譯測驗指示和試題。在心理測驗中,施測人員最好能向翻譯示範,某些試題是怎麼考的並解釋在測驗中期望什麼結果。另外,在測驗前原施測人員和翻譯者應該互相熟悉對方的說話方式和速度,建立良好默契。
在評量即將開始前,應向受測者清楚解釋翻譯者的角色。翻譯者應盡最大努力,提供準確的譯文。翻譯者必須在整個測驗過程中反映其專業態度並保持客觀性(如;不加主觀意見,不給受測者提示等),一旦測驗結束,施測人員有責任在翻譯者的協助下審核測驗的答案,翻譯有困難的答題(如;詞彙),對於可能有特別意義的非測驗行為(如:身體語言),還有語言因素(如;兩種語言混合使用)以及可能對測驗結果產生影響的文化因素,也都必須詳加討論。這方面資料將會被施測人員用來仔細評鑒測驗結果並由此做出推論。

3. 選用母語與文化背景與受測者相同的施測者

在個別測驗的情境中,若施測者和受測者的語言與文化背景相差太大,可能造常很大的誤解。在一種文化裡看起來怪異或不適宜的語言行為,在另一種文化裡可能被認為很正常和恰當的。例如,在某些文化裡兒童對成人,或者成人對比他地位高的人說話時,其所處社會可能鼓勵他們對這些人只作具體問題回答或用平板的語調講話。因此,在測驗時,這類受測者可能對施測人員要求詳細回答的問題,勉強只是用一個短語或是聳聳肩來應付了事。
如果這種文化傾向沒有在解釋測驗結果時考慮進去的話,其解釋就可能被証明是不恰當的。同時,施測人員也不應該假定這些受測者所表現出來的寡言少語就是其文化的特徵,他可能還需要其他的訊息(例如,測驗前的觀察或與家庭成員的晤談)來討論語言表達方面可能的文化影響。

與語言表達程度相關聯的價值取向也可能有文化間的差異。一個文化群體可能認為能言善道或說話速度快是無禮、粗魯的,而另一個文化群體可能視之為高智商或友好的表現。因此,施測者與結果解釋者若沒有多元文化方面的專業訓練,就應該選用母語與文化背景與受測者相同或接近的施測者與解釋者,以免做出的測驗解釋和處遇措施可能是沒有效度的,而且會給受測者帶來傷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