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施測環境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要防止學生作弊,還要防止一切無關因素對測驗分數的干擾(參見本章第二節);除此之外,更應該積極地提供舒適、安靜的環境,讓受測者充分發揮其實力。
1. 預防與處理意外干擾
施測情境中的意外干擾是指任何可能轉移學生注意力,而影響其成就表現的事件,例如:發現試題有錯誤,需要更正;學生發問;有訪客進入試場;廣播系統突然宣布事情;突然停電;發生地震等。這些干擾中有些是可以事先預防的,有些只能臨機應變把影響程度減到最小。
要預防測驗受干擾,需要有行政單位的配合,例如:關閉學校的廣播和上下課訊號系統,禁止其他學生在試場附近做活動,在試場附近及入口懸掛「測驗中,請勿干擾」的標示牌。此外,例如提醒學生在考試前上廁所,提醒學生要攜帶足夠且合乎規定的作答工具等,也都是必要的預防措施。
當意外干擾發生時,主試者的處理原則是要冷靜且迅速的處理,避免干擾的擴大,對於已經受干擾的學生要設法把他們的注意力迅速拉回到測驗上。主試者不應該因為有干擾而抱怨或教訓學生,使學生的作答情緒受到影響。
2. 回答學生的發問要考慮公平性
最常發生且難以事先控制的是學生的發問。如果學生問的是有關作答說明不清楚的部份,主試者要仔細回答;如果受試者是低年級或閱讀能力有困難的學生,或者該分測驗的題型對學生而言是比較新穎的,則更應該耐心地解釋作答方法。若非上述情形,而書面作答說明也清楚,則可要求受試者自己仔細再讀一次,以免耽誤時間。
有時學生會開開始作答之後,針對某一試題發問,這時主試者要做明智的判斷,如果問題來自題本印刷不清,主試者應該給予協助。若問題是來自於學生不懂試題內容,則給予協助將會造成不公平,此時只能鼓勵學生盡量嘗試去做,若不會作則跳過去做下一題。若問題是出自於學生對試題作了出人意外但仍屬合理的解釋,這時主試者應該在不提供作答線索的情況下澄清題意,而且要儘量不影響其他學生。
3. 更正試題上的錯誤
若在施測時才發現試題上有錯誤,常會造成困擾,但若在印刷之前做多次校讀通常可以減少這些麻煩。當主試者需要向學生宣告應該更正的試題內容時,應該先把錯誤的及更正後的內容都寫在黑板上,然後再向學生宣布。如果錯誤的部份並不影響學生的作答,就不要宣布它。
4. 認真監考防止作弊
有考試就有作弊,這好像天經地義的事,事實上只要測驗結果和個人的前途或利益有密切的關連,作弊就難以根除;利益越大,敢鋌而走險的人就越多。在防止作弊的努力上,測驗編製者可以設計出多種版本的題本(試題順序不同,或選項順序不同),不同格式的答案紙等。而監考者則可以採取特殊的座位安排、事前清楚告知考場規則、以及嚴密的監考來防止作弊。
5. 提醒學生剩餘時間
一般標準化測驗的分測驗的作答時間都不會超過20分鐘,試題數多,且都是由易而難依序排列,所以不必特別去提醒學生,提醒了反而讓學生焦慮而在最後一分鐘盲目猜答,反而讓機遇誤差擴大,而降低信度。但是有些升學考試或是甄選測驗,常常是連續90分鐘的作答時間,且題型常包含申論題,這時就需要在最後幾分鐘提醒學生作答時間還剩幾分鐘,以免少數學生因為太專心作答而忽略時間的控制,反而使分數偏低,無法反映其真正的能力。在學校的教學評量上,常使用較長時間的實作測驗,或是用整學期完成的專題作業,這時就需要在接近截止之前一再提醒,以免學生懈怠,而在截止前幾天草率完工,降低作業品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