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如何增進評量結果的信度

1. 增加評量程序的長度。

在實務上可行的範圍之內,增加作答時間、增加試題數、增加觀察次數等等。

2. 擴大評量程序的取樣範圍。

評量程序要涵蓋最大學習表現所有基本、重要的刻面,設計出周延、詳細的內容取樣明細表,以免評量結果以偏概全,造成下次再評量時產生極大的差異。

3. 選擇比較能區辨學生能力的評量任務。

要選擇鑑別力高的客觀計分試題,或學生得分變異大的主觀計分試題,而剔除對學生而言太簡單或太難的,就可使學生之間分數的變異達到最大。

4. 減少猜測因素的干擾。

試題的題意要清晰,不能做第二種解釋;給予作答時間要足夠,以免到最後有太多的盲目猜答情形;實作任務的說明要詳細,以免學生各自解讀,而最後作品難以比較。

5. 增進評量程序的公平性。

要防止外來干擾因素,例如,考場有噪音或外人闖入、學生考試時作弊,或在作業上抄襲他人等;對於特殊學生,如殘障或非母語的學生要有特殊的安排,以免其生理障礙或語言的精熟度影響其評量。

6. 增進評分的客觀性。

使用系統的、更正式的方式來進行對學習表現的評分,例如,評分人員要事先訓練、使用參考答案或評分規程。

7. 合併多個評量結果。

當評量用於重要教育決策時,最好使用多位獨立的評分人員,或是合併多個使用不同評量方法的結果。

沒有留言: